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0 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出版广告热线:0937-6224603






拔节生长奏强音

(上接第一版)“链”式布局、聚“链”成“群”,具有嘉峪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速成型——

钢铁及装备制造产业目前拥有1105万吨碳钢、120万吨不锈钢产能和特殊用钢的研发生产能力,正在向产业链高端、价值链顶端、高附加值领域挺进;

电解铝及铝制品加工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国第六、西北第一的电解铝生产基地,具备年产电解铝170万吨、各类铝材200万吨、预焙阳极66万吨的能力,正在加速构建“氧化铝——电解铝——铝材——铝制品深加工”全产业链条;

2023年,钢、铝两条产业链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1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61.2%提升至85.7%,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产能加速释放,现已建成光伏发电规模1934兆瓦,年实现发电量13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占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5.1%;

核技术应用及装备制造产业逐渐壮大,总投资超过150亿元的集科研、生活、教育、医疗等于一体的大型国家核基地综合保障区建设顺利推进,努力打造军民融合产业集群……这是我市产业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韧性逐步增强汇聚而成的澎湃动能。

量与质 产业结构在创新中提质

“双零铝箔是铝加工产品的高端产品之一,目前,国内只有少数铝基材生产企业具备稳定且大批量生产能力。今年以来,公司双零箔坯料订单持续增加,前景看好。”甘肃东兴嘉宇新材料公司生产技术质量室工艺质量协理工程师王小刚指着一批即将发往韩国的产品向记者介绍。

这是我市创新引领提质量、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坚持高端化引领、智能化赋能、绿色化支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加快装备升级改造,重点对焦化、选矿、烧结、炼铁、炼钢等关键工序装备实施升级改造,整体装备水平达到行业先进和西北领先,目前累计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11个,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个。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向关联度高的精深加工领域发展,实现产品的高新化、高端化、品牌化,酒钢锌铝镁合金镀层板打破了国外垄断,0.04mm超薄精密不锈钢板带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发的超纯铁素体不锈钢、抗菌不锈钢、高性能桥梁用钢等一批“拳头”产品,可成功替代进口,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着力发掘培育新质生产力,四维新型储能电池Pack智能制造、和利氢能新型能源装备智能制造等项目落地开工,新能源装备制造、储能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初见成效。

与此同时,我市还抢抓“双碳”战略机遇,不断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快绿色工业体系、循环经济建设。2023年,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1.38%,较2019年下降24.98%,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以上。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已成功创建酒钢宏兴股份公司、索通预焙阳极公司等国家绿色工厂3个,东兴铝业公司、祁牧乳业公司等省级绿色工厂7个,索通炭材料公司等省级节水型企业4个。宏晟电热5号、6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焦化厂5号、6号焦炉烟气脱硫脱硝等一批工业绿色发展重大项目的建设实施,实现了经济和环保“双收益”。

高与新 数实融合在起步中起势

新质生产力要突出“新”。

我市以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全要素数字化为主线,不断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加快促进数字化技术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电商企业里,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敲击键盘,便能与各地的消费者沟通,实现即时交易;智能工厂内,生产线高速运转,自动化作业的机器人井然有序地完成各种工序……随着嘉峪关数实融合闭环的构建,这样的数字化场景已经成为常态。

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1078个,实现了主城区和农村三镇5G信号和千兆光纤全覆盖。开展“上云用数赋智”专项行动,支持酒钢集团公司、索通公司等头部企业加大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数字化改造力度,全力推进企业“上云”,全市共有“上云”企业52家,实现了云端数据储存、生产系统数字化管理等诸多功能,有力促进了企业信息化发展进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深入、立体、全方位改造升级,建成酒钢7号高炉数字化车间、西部重工3D砂型打印及精密铸造车间、大友嘉镁钙业冶金熔剂数字化车间等6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随着一个个重点工业项目的顺利推进,一个个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一条条生产线的高速运行,工业正成为嘉峪关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为现代化嘉峪关建设挺起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

--> 2024-10-22 1 1 嘉峪关日报 content_101342.html 1 拔节生长奏强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