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明霞 刘雁
认字、唱歌、跳舞、从事简单的农业劳动、制作灯笼……在嘉峪关市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省级示范中心,残疾人各行其是,其乐融融,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残疾人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找到了快乐源泉,也找到了自信阳光。
这是我市建设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省级示范中心项目为残疾人带来的可喜变化。
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省级示范中心,是省政府为民实事项目,我市依托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提升,按照“六室一工坊”设置要求,从安全环境、生活照料、残疾人需求、辅助性就业等方面进行改造,内设康复训练室、多功能活动室、医疗保健室、休息室、心理疏导室、就餐配餐室、辅助性就业工坊等,功能完善齐全的设施为残疾人提供了一处“开心乐园”。
“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省级示范中心,采取公办民营运营模式,在全市通过筛查,确定200名16-59岁的服务对象,创新采用‘娱疗’+‘农疗’+‘工疗’的康复训练模式,达到‘照护一人,解放一家,影响一片’的效果。”市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主任弋敏介绍。
“娱疗”即采用喜闻乐见的健身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的日常生活,达到安定情绪、缓解症状、改善生活状况的目的。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在多功能活动室,陈阳洪亮的歌声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37岁的陈阳,肢体和智力都有缺陷。由于父母太忙,平时没时间照顾他时,就把他锁在家里。久而久之,陈阳变得内向、不爱说话。来日间照料中心后,陈阳不但变得越来越活泼,还学会了写字、唱歌、跳舞,前不久还被选上参加省上残疾人唱歌比赛。
“没想到孩子这么活泼,爱说话了,还特别开心。”陈阳的母亲赵女士谈起孩子的变化感慨颇深,“以前,没来日间照料中心,孩子不爱说话,连走路都弯着腰;现在,孩子爱笑了,连身板都直溜了,孩子越来越阳光自信了。”
在这里,“笑”,成了残疾人脸上最多的表情。
学字、唱歌、跳舞、制作模型,残疾人在该中心老师的带领指导下,从见人就躲到见面热情打招呼,从一个字不识到会写能读,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提高残疾人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日间照料中心还经常组织“模拟购物”活动,老师们教残疾人认数、认钱、模拟购物,让残疾人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7月18日上午10点,44岁的程斌正用轮椅车推着45岁的曾莲去室外活动,他们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纯真而快乐的微笑。结成“帮扶对子”,精神残疾人和肢体残疾人之间互帮互助,挣积分兑换奖品,一些牙膏、香皂、毛巾类的小奖品就让他们高兴不已。“帮助别人,还能换礼物!”程斌兴奋地说。
“农疗”是一种新兴的康复形式,通过简单轻松的农业劳作让心智障碍者放松心情,体会劳动的乐趣,增强动手能力,加强对日常生活的简单认识。(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