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0 嘉峪关日报社出版广告热线:0937-6224603






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评出

2023年全市十大新闻

2023年9月16日,嘉峪关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召开。

2023年2月15日,全市“三抓三促”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召开。

嘉峪关陇鹏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高端电力装备5GW光伏组件智慧工厂生产现场。

2023年6月29日,建设社区举行“庭院微党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023年9月7日上午11时,嘉峪关酒泉机场正式复航。

2023年,我市新华路提升改造工程完工,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我市先后开通“嘉峪关·1号”“嘉峪关·2号”高铁列车,有力带动人员、资源、信息加速流动。

我市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提升耕地质量和农业产出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我市全力做好全域长城旅游文章,谋划新的长城文化旅游项目,进一步擦亮“天下第一雄关”金字招牌。

酒钢集团公司认真落实“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本版照片均由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巍 摄

1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

扎实开展理论学习,通过全面系统深入学、研讨交流互动学、联系实际重点学、讲好党课引领学、拓展形式多元学等学习方式,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市级领导带头深入一线“调”、剖析问题“研”、转化成果“用”,收集意见建议389条,梳理问题166个,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制定整改措施624条,解决问题112个。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中心工作,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锚定目标、对标先进、真抓实干,全市主要指标争先进位、工业经济质效提升、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文旅商贸复苏提振、乡村振兴全面发力、发展活力加快释放、民生保障坚实有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持续强化检视整改,找准查实突出问题,持之以恒靶向整改,专项整治破解难题,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整治民生领域亟待改善等8个市级层面问题,完成整治任务36个;建章立制巩固长效,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新建制度机制78项,修订完善制度148项。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工作成效。

2

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嘉峪关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我市树立“能力为先、执行为要、效能为王”的鲜明导向,围绕大局、聚焦重点、紧盯问题,在学习上下功夫、在执行上铆足劲、在效能上见真章,着力打造产城融合、地企协作、城乡一体、绿色发展、社会治理、民生幸福的典范城市,扎实推进“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

紧盯能力提升,持续研学练兵,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五学联动”学习模式,开展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制定实施全市干部能力素质大提升三年行动和2023年度市级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计划,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四下基层”,聚焦基层减负、民生改善、基层党组织建设等8个方面突出问题,扎实开展蹲点式、解剖式调研。开展“到一线、走基层、访百企”主题大走访大调研,协调解决企业、群众的实际困难1655个。围绕中央省市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建设、民生实事办理、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等工作,健全跟踪督办重点事项、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处置、社会监督反馈问题管理等3类台账,项目式推进、全周期管理。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明显提高,干部作风明显改进,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发展动能明显增强,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绩,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展现出昂扬奋进的崭新气象。

3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两获全省经济增长“贡献奖”、再获“进步奖”

2023年,我市始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聚力发展实体经济,全力做大经济总量,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强科技”“强工业”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紧盯重点工作,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全力以赴促发展、凝心聚力谋招商、铆足干劲抓项目、千方百计稳工业、多措并举促消费、下大力气优环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呈现出结构改善、韧性增强、效速兼取、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4.83亿元,同比增长 9.6%,增速比全省高3个百分点,排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9938元,同比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626元,同比增长8.5%。在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二季度超额完成“双过半”、连续两次获得全省经济增长“贡献奖”的基础上,第三季度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取得第3名,再次获得“进步奖”第一名,保持了高开高走、高位高进的发展势头,巩固并形成了持续向好、量质齐升的良好局面。

4

举全市之力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为民生“加码”为幸福“提速”

2023年,我市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工作全面启动。通过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网格提效、社区提档、乡村提振、物业提标、数字提速、自治提升、创稳提级和文明提质“八大行动”,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民生“加码”,为幸福“提速”。全市各部门各单位严格落实“1+8+3”工作方案,狠抓主责主业,强化统筹协同,努力创建“嘉和善治”的典范。实现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679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自助终端顺畅办理,网上办件占比达到91.17%,位居全省前列;成立市级“一站式”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中心,调解率和成功率分别达到84.4%、72.8%,法院立案数较未入驻前同比下降51.2%,实现了“四升一降”目标。玉龙湾商业综合体、雄关宾馆改扩建综合商业、金色海岸二期住宅、核城家园二三区、如意庭院B区、天诚尚品等遗留问题得到化解销号;天诚广场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西域花园小区环境脏乱问题、铁北社区大院整治等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12345”便民热线、网民留言、网上信箱“大办理”机制协同发力,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我市荣获人民网“2023年度民心汇聚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形成。

5

加快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全速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2023年,我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把服务项目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实施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要素环境五大攻坚行动,制定19个方面138项具体措施。主动对标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典型,提出41项改革措施,进一步强化从招商引资到项目落地全流程服务,大力推广使用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系统,制定并落实“包抓联”“白名单”“六必访” 等工作制度,建立“一企一档”问题库,加大走访调研企业力度,扎实梳理、排查、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在全市营造重商亲商利商的浓厚氛围。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89个,开复工率100%,投资完成率100%。嘉峪关酒泉机场改扩建工程提前28天完工复航,首个冷轧不锈钢项目甬金22万吨精密不锈钢板带项目一期建成投产,西北最大的氧化铝项目嘉唐铝业600万吨氧化铝一期项目落地实施,东兴铝业电解槽全石墨升级改造、宝武铝业30万吨高精度铝合金大扁锭、铭福铝业6万吨电工圆铝杆等项目实施,陇鹏高端电力装备光伏组件一期、索通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期等项目顺利投产,“一馆两中心”项目建设全面完工,我市首家海鲜集散冷链物流园投入运营。前三季度,园区工业产值增长10.6%,蝉联全省优秀开发区“十一连冠”和优秀省级高新区“四连冠”。在最新发布的2023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中,嘉峪关高新技术开发区位列第82名,是甘肃省唯一一家上榜高新区。

6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人民福祉进一步增进,获“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

我市坚持把财政支出的80%以上投向民生领域,聚焦建设幸福雄关,系统谋划实施了一批惠民生、补短板、打基础的社会事业项目,全面提升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配套水平。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幼儿园、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项目6个,新增学位1350个,学位增加数量为近年来最高。围绕医疗卫生,结合群众就医需要,推动市中医医院二期工程、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改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围绕提升城市品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新华路提升改造、地下综合管网改造等工程,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园林绿化、公辅设施等项目建设。统筹推动省市惠民实事实施,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口袋公园”、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一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全面落实“结对帮扶·爱心雄关”工程,建立“一老一小、一残一困”关爱服务转办机制,办好农村“孝老饭庄”,系统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相继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十连冠”“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殊荣,被全国爱卫办确定为2022年度甘肃省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入围全省首批试点。

7

文旅商体深度融合,绘就“诗与远方”新画卷

2023年,我市全力整合优势文旅资源,积极探索全领域、全行业、全要素布局下的文旅深度融合之道,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文旅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大力实施“引客入嘉”战略,出台《嘉峪关市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嘉峪关市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补贴奖励办法》《嘉峪关市关于进一步做热冬春季文化旅游市场的实施方案》等一揽子措施,鼓励支持景区、酒店及旅行社积极开拓境外客源市场;谋划5A级景区综合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悬壁长城环境整治及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改造等22个项目,关城—悬壁—第一墩区间旅游交通通车运营;开通“嘉峪关·1号”(嘉峪关⇌兰州)、“嘉峪关·2号”(嘉峪关⇌西安)高铁列车;实施方特系列重点旅游项目,培育“我到嘉峪关修长城”研学、长城风光艺术创作之旅等精品线路。创新节会活动形式,嘉峪关烤肉对话巴西烤肉等文化交流活动、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公开组)铁人三项资格赛暨2023年嘉峪关“一带一路”国际铁人三项长城戈壁挑战赛、第九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2023嘉峪关长城马拉松暨“长城联赛”首发站等赛事节会在我市成功举办,中央、省市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8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2023年,我市围绕“服务城市、保障城市、富裕农民”的目标,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工业化思路发展现代农业,精细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打造城市的“后花园”、市民的“休闲地”、农民的“好田园”。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61万亩,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目标任务。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万亩,实施啤酒花种植加工基地扩建、精细蔬菜种植基地建设等21个项目,落实招商引资项目2个,实现签约金额1.6亿元,到位资金3600万元。全面完成省级下达的现代寒旱特色产业发展任务,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链延链补链成效明显。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迭代升级经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村庄生态环境提升工程”“村庄文明和谐促进工程”,有效改善村域整体风貌及群众生活环境。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农业观光采摘园(基地)、生态休闲农家乐、民宿,举办梨花节、西瓜节等乡村旅游节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9

全力做好长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文化价值挖掘,擦亮“天下第一雄关”金字招牌

2023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城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嘉峪关关城时的重要政治嘱托,全力做好长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文化价值挖掘。立足打造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谋划实施了嘉峪关关城、关城里、方特丝路神画三大景区融合贯通工程以及游客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工程,加速形成景区联动集聚效应。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嘉峪关段)建设加快推进,游客服务中心提升改造、草湖湿地公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做好全域长城旅游文章,谋划新的长城文化旅游项目,抓好讨赖河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开发、白鹿隐居露营地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特色研学游、体验游文旅产品。在城市建设中深度融入长城文化元素,讲好长城故事、嘉峪关故事,凝练弘扬“长城精神”,形成爱长城、护长城、颂长城的良好氛围。推动长城史诗剧《天下雄关》演绎升级,积极参与《河西走廊通史》编撰工作,跟踪抓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各项任务落实,“天下第一雄关”金字招牌影响力持续放大。

10

酒钢集团公司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3年,酒钢集团公司认真落实“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围绕高品质碳钢、精品不锈钢、铝产业、电力能源和装备制造5条产业链精准招商,深化央企、国企、地企、民企协同发展,产业链招商项目稳步实施;加快产线“三化”改造,优化提升产品产线结构,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本部嘉东料场、焦炉、烧结机、高炉等重大项目均按节点高效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年新产品研发试制和扩大试验量预计同比增长15.1%,多个重点产品成功打入光伏、风电、汽车生产、水电站等国内外标志性工程,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在碳钢转炉的工业化应用。“难选氧化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项目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特等奖。酒钢在行业对标的92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利润总额排名第11位,同比进步5位,企业经营质量持续提升。酒钢集团公司连续四年蝉联“省长金融奖”,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12位。

--> 2024-01-02 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评出 1 1 嘉峪关日报 content_90801.html 1 2023年全市十大新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