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世平
我市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全市共有少数民族29个,少数民族人口6200多人,人口分布呈现“大分散”特征。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为了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我市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以强化党的领导为统领,以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河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创建工作为抓手,制订工作方案,精准画出创建的“时间表”“路线图”,拓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乡镇(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警)营、进宗教活动场所“七进”主渠道,广泛开展演讲比赛、文艺汇演、书画摄影展、民族音乐会、文化艺术节“六+N”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实施“双促双增”精准帮扶行动,坚持讲好嘉峪关故事,唱响嘉峪关声音,打造嘉峪关文化旅游品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在各族群众心中。
完善政策,推动民族工作全方位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全市民族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领导机制。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关市直职能部门参与的民族工作议事机构,印发了《嘉峪关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施方案》,明确市属机关、各企事业单位以及驻嘉单位职责,形成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强大合力。提供制度保障。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建立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实行了流动人口网格化管理。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印发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等文件,为推动全市民族工作全方位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
广泛宣传,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目标任务,每年坚持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党的民族政策广为人知、深入人心,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和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社会基础。营造团结氛围。深入到各乡镇、社区,举办“民族一家亲”文化下基层活动,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在部分学校开展“民族团结第一课”、民族团结教育“三个离不开”、开展民族文化交流等活动,营造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浓厚氛围。
典型引领,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形成良好局面。近年来,先后筛选祁连、永乐、铁南、昌盛社区,通过经费支持、参观交流、现场指导等方式,重点打造“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社区”,形成示范社区在市内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完善服务载体。在各示范社区设立少数民族服务中心、民族政策咨询窗口、民族之家、民族乐园等相关机构和志愿者服务队伍,不断丰富完善示范社区服务少数民族群众载体。开展宣教活动。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依托各示范社区采取广场文化、宣传橱窗、知识讲座、书画摄影等方式,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宣教活动,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调动各族群众参与热情,营造“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浓厚氛围,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助推发展,全力做好民族对接援助工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援藏工作高度重视,结合我市实际,多次研究对口支援工作。市委统战部领导多次带领统战部、组织部、财政局、卫健委等部门负责人赴甘南州玛曲县对接援建工作,并与玛曲县领导座谈,听取了前些年帮扶项目情况,双方共同商定援建项目,并对帮扶项目进行了现场察看,对帮扶项目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有效推动了援藏工作的顺利开展。确定帮扶项目。按照省藏区工作办下发的援藏资金任务,仅2019年我市向玛曲县投入帮扶资金800万元。经过多次与玛曲县协商,双方确定了用帮扶资金建设总建筑面积为7000.3平方米的“玛曲县高原慢性病康复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玛曲县医疗基础设施紧张的局面。同时,与玛曲县商定在我市开办玛曲县党政干部培训班、接收玛曲县教育系统校(园)长到我市挂职、接收玛曲县初高中毕业生到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插班或单独办班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积极解决甘南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人社局高度重视,多次前往甘南州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招聘会采用现场招聘同网络招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用人单位与入场求职者现场面对面洽谈,在省人社厅官方人才网甘肃人才网同步开设了专区,集中展示招聘岗位信息,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或相关求职人员提前通过甘肃人才网获取信息,并在线预约职位。仅2019年开展的招聘活动就提供了151个岗位。